自唐宋以來,由于全國經濟、政治重心的南移,江浙地區出現人稠地狹的局面。在此背景下發展起來的永嘉學派,其根本是“經世致用”,不做空洞的玄學討論,敢于從實際出發,不受空談理論的束縛。永嘉學派的思想自成一體、頗具特色,在封建社會里具有很強的叛逆成份,然而卻有著很強的務實主義精神,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。以事功觀為核心的永嘉學派推動了永嘉醫派的發展和鼎盛,它們與以創新、“敢為天下先”為核心的溫州人精神有著緊密關系。
永嘉醫派及古代名醫代表
陳無擇
南宋淳熙至淳祐(1174~1244)年間,溫州地區形成了以陳無擇為首,以陳氏弟子王碩、孫志寧、施發、盧祖常、王暐等為骨干,以《三因方》為理論基石,以《易簡方》為學術中心的地方醫學流派——“永嘉醫派”,與河間、易水學派,一南一北,興旺一時,共同開創了宋金元時期醫學學派爭鳴、學術繁榮的局面,因而在中醫學術發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。
陳無擇是永嘉醫派的開創者,奠定了醫派的學術基礎。與陳氏亦師亦友的盧祖常也是醫派的重要成員,曾評價陳曰“先生輕財重人,篤志師古。窮理盡性,立論著方,其持脈也……”充分顯示了陳無擇是一位精研岐黃的大方家。陳氏之后的醫學界,也非常重視永嘉醫派,并評述陳氏的《三因方》“每類有論有方,……非他家俚鄙冗雜之比”,可謂技壓群芳。
以因辨病,因脈識病,辨證施治
在永嘉醫派的諸位醫家中,有兩位十分重視察脈辨證,一是陳無擇,另是施發。陳氏強調學醫必識“脈、病、證、治以及所因”,因脈以識病,因病以辨證,隨證以施治。
陳無擇的《三因方》成書于淳熙甲年(1174年),繼承了《金匱要略》的三因說,并做了進一步的發揚,認為“醫事之要,無出三因”,而辨識病因的主要依據是脈象。由此,他建立起以病因、脈象為綱領的方劑學分類體系,將疾病按病源分為外因(六淫)、內因(七情)及不內外因三大類,每類有論有方,對后世有著深刻影響。
此外陳氏認為,察脈必以人迎氣口分,內外所因是“學診之要道”。又認為二十四脈可以約為浮、沉、遲、數,總括綱紀。陳氏這種辨證重脈的思想,促進了臨床醫學的發展,并影響了永嘉醫派其他的醫家,受此影響最著者當首推施發。
施發著有《察病指南》、《本草辨異》和《續易簡方論》。其中,《察病指南》是一部脈學專書,取多種脈學書籍“參考互觀,求其言之明白易曉,余嘗用之而驗者,分門纂類,衷一集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施發書中并作“諸脈圖影”,開始把脈的波狀描繪于紙上,這是世界上最早描繪的脈搏形象圖。
收徒授業,永嘉醫派之先河
據查,陳無擇當時在溫州廣泛的醫事活動和精湛的醫療技術,為他贏得甚高的聲望。陳氏之所以成為永嘉醫派的創始人,在于他臨證施治、行醫濟世的同時,還著書立說,收徒授業??梢哉f,永嘉醫派諸多醫家大都出自陳氏門下,或私塾其學。
盧祖常與陳無擇長期切磋醫學,他不無感慨地說:“鄉之從先生游者七十余子,類不升堂入室,惟抄先生所著《三因》一論,便謂學足,無病不治而去。”由此可想象陳無擇開展醫學教育之盛況。
當時的永嘉醫派已代表了醫學的最高水平。而后,明朝永嘉項昕《脾胃后論》及《醫原》、樂清翁應祥《內經直指》、平陽杜德基《醫藥啟蒙》等,皆對后世頗有影響。晚清以來,永嘉徐定超曾任京師醫學堂總教習,編有《傷寒論講義》、《靈樞素問講義》;平陽徐潤之創辦溫州醫學堂,著有《松齡醫鐸》、《松齡叢書》。近代有王詠谷、胡鑫、池仲霖、金慎之、白仲英、南宗景、潘澄濂等名醫一脈相承。
歷經近千年的沉淀與積累,如今的溫州中醫藥歷久彌新,若于浩瀚的中醫藥歷史長河中只取永嘉醫派一瓢,細細品味,亦回甘無窮。